
广东恒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介
2025年7月1日2025/07/01
恒锐科技光学可变光斑技术:推动金属3D打印规模化应用

技术原理:光学创新突破传统限制
恒锐科技的光学可变光斑技术基于光的折射、衍射原理,采用特殊设计的光学镜片组,实现了60-1000微米的光斑尺寸动态调节。相较于传统固定光斑(通常80微米)或多激光器方案,该技术可智能调整光斑形状和能量分布,形成环形光斑,有效优化熔池热场,减少飞溅和球化现象,提升打印质量和稳定性。
性能优势:效率与成本的双重突破
1、超宽光斑调节范围(60-1000微米)
传统方案:固定80微米光斑或有限调节(如60-210微米)
恒锐方案:可根据不同材料、结构需求灵活调整光斑尺寸,大幅提升打印适应性。
2、高功率激光兼容(最高5000W)
传统多激光器方案:单激光器功率通常500W,需多台叠加
恒锐方案:单激光器即可支持5000W输出,减少设备复杂度,降低维护成本。
3、打印效率显著提升(316L材料达10kg/天)
传统方案:约2kg/天(固定光斑)或4kg/天(部分可变光斑方案)
恒锐方案:通过大光斑、宽熔道间距设计,效率提升5-10倍。
4、成本优化
传统多激光器设备:依赖进口激光器,成本高昂
恒锐方案:采用自主光学系统,降低核心部件成本,整机性价比更高。

行业对比:差异化技术路线
目前金属3D打印行业提升效率的主流方式包括:
1、多激光器方案:通过增加激光器数量(通常4-12台)提升效率,但设备成本高、系统复杂。
2、激光器变光斑方案:依赖特定激光器实现光斑调节,核心部件受限于国外供应商。
3、区域打印技术:尚处研发阶段,商业化落地难度大。

恒锐的光学可变光斑技术另辟蹊径,通过光学镜片组实现光束整形,避免了激光器数量增加带来的成本问题,同时突破了传统高斯光斑的能量分布限制,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更具性价比的技术选择。
应用前景:推动金属3D打印民用化
恒锐的这项技术尤其适合对成本敏感的民用领域,例如:
消费电子:手机中框、智能穿戴设备等精密部件的快速制造
汽车制造:轻量化结构件、定制化零部件的批量生产
无人机&机器人:复杂拓扑结构件的低成本高效成型
医疗器械:个性化植入物的高性价比生产
随着金属3D打印设备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,该技术有望在更多工业场景中替代传统加工方式,加速增材制造的规模化应用。恒锐科技的光学可变光斑技术,正成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力量。